胃下垂
▲病因:
胃下垂主要因素為: 身體虛弱、消瘦、腹肌張力下降,韌帶鬆弛致使胃下垂。
暴飲暴食後過度運動使胃下垂。
婦女生育過多,腹壁鬆弛、腹肌張力降低致胃下垂。
腹腔裡的內臟生來就得不到有力的韌帶支持,懸吊內臟器官的韌帶組織鬆弛,胃壁肌肉鬆弛,胃的張力下降造成胃下垂。
▲症狀與治療:
胃下垂的症狀為:飯後心窩及胃的四週會有壓迫感,如吃食物後會有脹滿感、下墜感、不舒服、厭食、噁心、嘔吐,也會引起胃痛、食慾減退、打嗝、噯氣、腹脹、飽悶、行走時有水音等症狀出現,也會引起身體容易疲勞、四肢無力、頭暈、頭重等現象。
胃下垂的飲食療法 ─ 必須適度減輕胃部的負擔,所以要攝取量少而營養價值高,且容易消化的食物,還必須將飲食的份量減少,飯後要休息一段時間。西醫大都開一些化學藥劑來服用治療,有的以外科手術來治療,將胃部抬高,或切除胃部,並使用腹帶,把縮緊的腹部綁起來,不可做劇烈的運動,要做一些簡單輕鬆的活動就好。
中醫中藥可使用一些增強胃部肌肉的彈性,加強胃功能的藥方來治療。諸如:補氣升胃湯、補中益胃散、健胃消食湯、加升麻、柴胡、黨參、當歸、黃耆、甘草、縮砂仁等藥方,依患者個人體質狀況,來加減處方。一方面補脾胃虛弱,升提胃氣上升,一方面加強胃部肌肉彈力,增強胃功能,一般服藥後,胃下垂的症狀即可改善,對胃下垂的治療,十分有效。
其治療的時間及效果,必須依患者個人的體質及病症的輕重而異。
▲ 胃下垂病理解析:
有一位先生,三十八歲,患胃下垂七~八年。每天三餐吃飽後,胃的四週都會感覺不舒服,有下墜感,壓迫感,腹部會脹滿飽悶,會厭食,有時會噁心、食慾不振、打嗝、噯氣,有時也會胃痛,每餐食量少,只能吃半碗多一點,也不敢吃飽,長期下來感覺營養不良,身體也漸漸虛弱,工作容易疲勞、頭暈、四肢乏力。
西醫檢查,是胃下垂及有貧血的現象,除吃藥外,還必須注意飲食,每日三餐不可吃飽,要採取少量多餐的飲食,以減輕胃部的負擔,要攝取高營養且容易消化的食物,飯後要多休息,不可做粗重的工作,並使用腹帶來縮緊腹部。如此治療了二~三年,還是不能痊癒。
建議開刀手術,將胃部抬高比較好。因為身體虛弱,有貧血、頭暈、四肢無力的現象,怕開刀所以就不敢接受開刀手術治療,煩惱不已。
後來經友人的介紹前來看診,經過把脈診斷後,先生的胃下垂是因為胃氣虛弱,中氣不足,脾土虛致使胃腹肌張力不足,韌帶鬆弛無力所致。開了十五天份的補氣升胃湯、健胃消食湯、補中益胃散、加升麻、柴胡、黨參、炒白术、人蔘、神曲、焦山查、黃耆、當歸、砂仁,一方面補脾胃虛弱,升提胃氣,一方面強化胃部肌肉彈力,增強胃壁功能。健胃消食並調理虛弱的體質。
第二次回來複診時說:十五天份的藥服完後,現在感覺胃腹比較舒服,吃飽飯後脹滿飽悶及壓迫感都有改善一點,噯氣、噁心、胃痛也有減少,食慾有增加,消化也比較好了,精神體力也有好一點。再拿十五天份的藥回去繼續治療,第三次回來複診時說:胃下垂症狀有好轉,但感覺效果緩慢,雖有改善但改善大約有三分之二。我說胃下垂的治療是比較慢的,必須有耐心治療才能治好,前後共治療了二個月多,才恢復痊癒。
經過了一年多,帶來了一位女士來治療胃潰瘍,並說他的胃下垂共治療二個月多才治好,現在胃下垂已經完全好了,身體也健康強壯起來,高興不已。
其治療的時間及效果,必須依患者個人的體質及病症的輕重而異。


地址 :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289巷44號
(289巷必須從291巷進入才可以找到289巷)